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,搜索相关资料。也可直接点“搜索资料”搜索整个问题。
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采纳数:36435获赞数:90531北京工商大学毕业 从事印钞行业多年向TA提问展开全部气滞,病证名.指脏腑,经络之气阻滞不畅.可因饮食邪气,或七情郁结,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.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.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,胀满疼痛;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,胁痛易怒;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,痰多喘咳.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,或相应的症状.气滞过甚可致血瘀.
气滞血瘀体质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,与情绪,饮食,年龄,环境,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.例如:
(1)情绪抑郁,紧张,性格内向,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,郁结日久,影响气血运行;
(2)嗜食油腻,甜食,血脂过高,或饮食过咸,或饮水不足,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;
(6)近代研究发现,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,水肿,粘连,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,影响气血运行.
研究发现,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,组织缺血,细胞处于“饥饿”状态,会加快衰老.因此,对气滞血瘀体质而言,行气活血有预防衰老的功效.
在生活上,应保持愉快的情绪,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.避免大怒,惊恐,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.
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,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.如不及时补充水分,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,导致血粘度增高,血行缓慢.所以,气滞血瘀体质平时宜多饮水,每天摄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约8杯水).
老年人因元气的推动功能减退,容易导致气滞血瘀.宜坚持“快步走”运动.据测试,“快步走”时所吸入的氧气,是人体安静状态下的8倍,能大大改善“血瘀”状态.